里山在台灣

張宇欣

什麼是里山?

「里山」這個詞源自於日本,念作「Satoyama」,是指位於平原 (日文為「里地」,Satochi) 和高山 (日文為「奧山」,Okuyama) 之間,是日本對「社會-生態-生產」地景與海景的傳統稱呼,亦為歷經幾百年累積人與自然共處的智慧。 「里」是指一個村莊、聚落,周圍由原野、田園、草地、海灘或水濱等自然地景圍繞,與自然資源長期互動所形成的依存關係,傍山而居的山村稱為「里山」,居住於平原地帶的鄉村為「里地」,漁村則為「里海」。

里山的崛起

日本從平成14年(西元2002年)開始進行生物多樣性的里山里地評選,目的為保存生物多樣性,以及探討里山因人類活動改變所產生的危機(此即視為「第二次危機」),並自2003年起,日本政府編列了「里山里地保存預算」以推動,經費支出明細皆列於環境省網站;至2015年,由於各地推動的成效難以量化,故日本國會不再編列里山里地相關預算,而是於同年日本環境省自然環境局推出「生物多樣性里山里地保全500」,將有限資源投注在500個值得保存的生物多樣性里山里地上,邀集了10位大學教授組成委員會,並參考地方議員或NGO團體提供的資料進行評選;此選拔特別指出保護及利用里山的方式,會隨著環境改變的情況下產生變化;它順應當地人民生活方式而生,不是為了制訂新的限制和規定,左右其對農業和林業的經營,或改變生活和土地利用的方式。

於2017年,日本環境省更進一步提出「森里川海」—支持森林、河川、聚落和海洋的計畫,目的是讓人們在生活中重視與森林、河川、以及海洋生態循環的關係,不只是人類生活周遭,而是要將整個自然循環都保全下來。

圖片來源:日本環境省「森川里海」專案官網

里山在國際

里山一詞雖來自日本,但里山概念並非獨一無二,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稱呼,這類「社會-生態-生產地景」分布在世界許多地區並賦予各種名稱,例如菲律賓的木詠(Muyong)、烏瑪(Uma)和大巴窯(Payoh);韓國的毛爾(Mauel);西班牙的德埃薩(Dehesa);法國和地中海國家的特樂裡斯(Terroirs);馬拉威和尚比亞的其特美內(Chitemene);以及中國的風水林和田園等。

然因為日本是第一個正式探討此類地景的國家,因此《生物多樣性公約》採用日本的「里山 (Satoyama)」來代表;並於2010年10月在日本名古屋舉辦之聯合國第十屆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中,日本政府與聯合國大學高等研究所(UNU-IAS)進一步提議《里山倡議國際夥伴關係網絡(The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for the Satoyama Initiative, IPSI)》,期望能夠實現社會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想,以永續利用的方式來管理土地和自然資源,達到兼顧生物多樣性維護與資源永續利用的願景,截至目前為止已有292個成員,其中共有20個成為是來自台灣的政府、學術單位及民間組織。

里山倡議

里山倡議的核心概念是「社會-生態-生產地景」,係指人類與自然長期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生物棲地和人類土地利用的動態鑲嵌斑塊景觀,並且在上述的交互作用下,維持了生物多樣性,並且提供人類的生活所需。世界上許多這類地景已持續了幾個世紀,並可視為文化遺產。

里山倡議的構想是採用所謂的「三摺法(a three-fold approach)」來維持或重建社、會生態的生產地景;三摺法讓人聯想到日本的摺紙文化,它暗示著同一張紙的三 個面向,即包括願景、方法及關鍵行動面向。里山倡議的願景是實現人類社會與自然和諧共處。方法則有三:(1)集中所有能夠確保多樣生態系服務與價值的智慧 (wisdom);(2)整合傳統的生態學知識與現代科學,以促進創新(innovations);(3)探究新形式的共同管理系統(co-management systems)或「公共財」(commons)架構,同時尊重傳統的社區公有土地使用權(communal land tenure)。關鍵行動面向有六大項,包含:(1) 在承載量(carrying capacity)與環境恢復能力(resilience of the environment)的限度內使用資源;(2)循環使用自然資源;(3)認識在地傳統與文化的價值和重要性;(4)透過各方利益關係者的參與、合作,從事自然資源和生態系服務的永續和多功能管理;(5)促成 永續的社會經濟,包括減貧、糧食安全、永續的生計和授予在地社區權力;(6)提高社群復原力,以實現多種效益,包括生態、社會、文化、精神和經濟效益,特別是透過基於生態系統的氣候變化緩解和適應方法。

圖片來源:IPSI官網

里山在台灣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是台灣推動生物多樣性工作的中央主管機關,亦是落實里山倡議的主要推動者;近年因開發與環境保育多有衝突,農委會林務局更加積極思考緊鄰森林範圍的淺山、農田、濕地之生態系保育工作,以及如何與原鄉部落共同保護山林;林務局於2010年開始依據里山倡議之內涵實施林業轉型,開放在地部落合理利用環境資源,並作為資源治理機關之合作夥伴,分別於台24線的阿禮、達來、德文及大武部落採山林巡護、保育、監測等多元化之工作,讓原鄉居民從參與巡護與監測行動中,加強收集部落傳說故事、狩獵文化、禁忌、規範等過去祖先生活於山林的知識與經驗,透過調查、蒐集、建置,與現代科學知識相互輝映,將知識活化;同時輔導原住民產業重建,如文創商品開發、歌謠記錄、生態旅遊、教育訓練、傳統農作復耕、森林底層及週邊間隙地種植中草藥等;此外,部落過去的耕種方式承襲祖先智慧,無需使用農藥及化肥,雖耗費許多人力,但比起慣行農法,對環境及食物本身是相對友善健康的,故藉此優勢,推廣部落農作物,並透過認證確保農作物品質與提昇其價值,協助將原鄉部落推向更符合里山永續精神的社會-生產-生態部落。

台北大學及東華大學的研究團隊亦是台灣「里山倡議」運動的先驅與積極推動者;林育局與台北大學及相關民間社團曾合作執行「推動水梯田暨濕地生態系統復育及保育計畫」;此外,台灣唯一一個通過IPSI符合里山倡議的研究案便是由東華大學研究團隊提出,與花蓮縣文化局協力執行的「花蓮縣富里鄉豐南村水圳與梯田文化景觀登錄先期作業暨管理維護計畫」,此計畫以花蓮縣豐南村「吉哈拉艾」的水稻梯田生產地景為研究標的,研究團隊進駐2年,透過觀察、訪談在地部落居民等方式,將該地居民依著自然環境開闢水圳、至今仍堅守傳統自然農耕的方式,整合成資料,協助該地社區居民和公部門進行溝通對話,成功地在2012年年中,讓吉哈拉艾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登錄為文化景觀,成為全台37處文化景觀中第一個包含梯田的案例。

民間亦有「綠色保育標章(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裡山塾(觀樹教育基金會)」、「花蓮瑞穗鄉富興生態農場」、「美濃愛鄉協進會」等認同里山倡議理念的單位,一起為促進里山在台灣的推動與發展而努力。

自2010年底引進里山倡議至台灣後,政府和民間都已累積相當程度之創始性行動,惟借鏡國際發展、檢視現況和展望未來,我們仍需努力研訂一整合「全球思考、國家適用、在地行動」架構的推動策略,以建立台灣的里山倡議夥伴關係交流網絡,透過群策群力的協同規劃和經營機制,促進社會-生態-生產地景與海景的保全活用,邁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永續發展的願景。

參考資料:

  1. 永幡嘉之(2002)。里山:日本の原風景を継承する試み。檢自https://www.nippon.com/ (2022.01.01)
  2. 李光中(2012)。里山倡議的核心概念與國際發展現況。檢自https://e-info.org.tw/node/78570 (2012.07.18)
  3. 李民渭、陳天天(2020)。什麼是里山生態? 檢自https://www.kindomliving.com.tw (2020.04.21)
  4. 趙榮台(2011)。里山倡議。「2012全國生物多樣性教育培訓班」課程講義。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
  5. 廖靜蕙(2016)。保證不受開發滋擾 日本「里山500選」替子孫存下自然資本。檢自https://e-info.org.tw/ (2016.11.02)
  6. IPSI官網:https://satoyama-initiative.org/
  7. 日本環境省「森川里海」專案官網:https://www.env.go.jp/nature/morisatokawaumi/index.html
  8.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自然保育網:https://conservation.forest.gov.tw/
prev next
會員留言 請先登入
台灣循環經濟與創新轉型協會
02-23688500
service@ceita.org.tw
訂閱最新消息

訂閱後,您會收到我們的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