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 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馬鴻文教授
本文介紹聯合國於2023年發表的紡織價值鏈的永續和循環全球路線圖。紡織產業價值鏈連結不同地區的生產者、零售商和消費者,形成紡織業區域性與全球性的價值鏈,對經濟社會的發展甚具貢獻。然而紡織產業對氣候變遷、自然環境的損耗,以及造成污染等,排放的溫室氣體占全球的2%-8%,消耗相當於8600萬個奧運會規格游泳池的天然水資源,並造成了9%的海洋微塑膠污染。將紡織價值鏈轉變為永續與循環的價值鏈,可減輕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然而,任一單位無法獨自實現產業轉型,需要所有利益相關者共同努力,結合資源和努力朝著共同目標前進。
為了優先考慮所有利益相關者的有效行動並鼓勵集體參與,聯合國採用了系統性價值鏈方法。針對140多位紡織價值鏈利益相關者的研究和諮詢,定義了邁向永續和循環性轉型的共同議程。
實現系統性變革的三個優先事項是: 轉變消費模式、改進做法和投資基礎設施。其中轉變消費模式主要包括:優化設計、商業模式和消費者行為;改進做法主要包括:優化現有工廠、企業和流程中的做法和行為;投資基礎設施則主要為:投資於共用的實體技術和系統。這些優先事項是相互關聯的,需要所有價值鏈參與者的協調一致。例如,關注於改變消費模式(如產品如何設計、以甚麼商業模式提供給消費者,以及如何設定消費者的期望)可以大幅減少生產系統的壓力(例如,通過延長產品使用階段來減少對原材料的需求)。
為了實現永續和循環的紡織價值鏈,產業總體目標為:紡織價值鏈實現淨零排放、淡水使用量最小化並杜絕水污染、實現生物多樣性淨正平衡、每年投資300億美元用於於循環和永續紡織業轉型。
在這三個優先事項的框架下,路線圖提出了打造永續和循環紡織價值鏈的九個“基本要素”。這些要素塑造了可持續和循環的紡織價值鏈,其進行需要多個利益相關者的共同行動。這些利害相關人的角色如下:
1. 品牌和零售商
– 通過新商業模式以更永續、非物質化的方式創造收入
– 在設計階段即納入低環境與社會衝擊和循環性的設計
– 基於科學證據做出決策,改進業務,以減少環境和社會影響
2. 原材料生產商和製造商
– 優先考慮現場改進和創新,找出並實踐生產現場的最佳技術,以減少環境影響
– 對員工提供保護、投資和賦權,一起解決共同的障礙
– 找出產業共生的機會,推動系統性變革
3. 創新者和回收者
– 提供變革的解決方案和創新,並創造新的循環產品和技術
– 創建容易取得且可擴大的解決方案,並確保解決方案適應多種類型的使用者和環境
– 對變革的擴展保有務實和目的性
4. 非政府組織、代表性和技術組織
– 倡導並支持產業和政策制定者的快速行動,驅動積極的企圖心
– 提供可信的機制、建議和數據做為優化和問責的根據
– 召集利益相關者合作解決系統性障礙
5. 政策制定者
– 追求遠大目標並實施新的永續和循環政策工具
– 將預算實際投入於產業轉型
– 全面考慮政策的影響,廣泛諮詢政策的設計和實施,並協調關鍵利益相關者制定開創性且有效的永續政策
6. 金融機構
– 理解並解決各種利益相關者在永續和循環紡織品轉型中的實際投資需求,並解決系統性資金障礙
– 建立內部能力,了解細節,並為轉型做好計劃
– 在解決方案、流程和指標方面推動真正的創新,創造創新的金融產品並增加可用於永續和循環解決方案的資金
7. 促進溝通和消費者參與的單位
– 重新構建論述,使行為改變具有吸引力
– 理解“消費者”的複雜性,而非假設所有消費者都相同
– 盡可能改變人們將消費視為常態的心態
實施全球路線圖中的優先事項需經大量的協調、投資、監管和商業模式的調適,但也將為所有人創造新的機會。價值鏈中的所有參與者都必須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以開發和維持基於科學和循環性原則的新型紡織產業模式。雖然已有許多組織和倡議促進紡織產業的永續轉型,但循環性和上游的創新仍然存在落差。需要將循環性原則內化於產業目標,協力凝聚倡議的力量,使所有努力向同一方向一致前進。
參考文獻
2023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Sustainability and Circularity in the Textile Value Chain: A Global Road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