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新法規上路,讓循環經濟邁出新步

社團法人台灣循環經濟與創新轉型協會 理事 劉坤興博士

筆者曾在「加強全球價值鏈的永續性與彈性:永續產品生態設計要求」文章中,提及永續產品生態設計規範(Eco-design for sustainable products regulation, 以下皆簡稱ESPR),此法案在今(2024)年7月18日正式上路。

近年來,全球對於環境永續的重視與日俱增,歐盟作為全球綠色經濟的領頭羊,不斷推出更嚴格的環保法規,以期實現循環經濟的目標。其中,今(2024)年7月18日正式上路的永續產品生態設計規範,以及2023年8月17日生效的電池法規,都是歐盟在循環經濟領域的重要里程碑。

產品數位護照

永續產品生態設計規範的實施,意味著產品在設計、生產、使用和回收的整個生命週期中,都必須考慮到環境衝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產品數位護照」的概念。產品數位護照就像產品的數位身分證,包含了產品的設計、材料、製造過程、碳足跡等詳細資訊。透過數位護照,消費者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產品的環境影響,企業也可以更有效地管理產品的生命週期。

在ESPR中,與產品數位護照相關的為第3章,從第9條到第15條,各條重點如下表所示,未來在歐盟透過授權法(Delegated Acts)規範的產品,其進出口都需具備產品數位護照(第9條),且這些產品都需具備「唯一識別碼」(第10條、第12條),未來在追蹤時更能量化數量,包括廢棄物與可能回收的物料等。

而各廠商需要自行儲存保管產品數位護照相關的資料(第11條),因此,在產品數位護照的管理出現了兩個角色:

  1. 政府所維護的登記冊(第13條、第14條):廠商有申報的義務,且必須要讓國民能夠查詢到相關資訊。
  2. 產品數位護照運營商(第11條):未來產品數位護照可能會成為一種數位轉型服務,對於數位化較低的廠商,可以尋求可提供產品數位護照服務的資訊服務業者,做相關資料的儲存與管理。

表1 產品數位護照ESPR相關法條

資料來源:環境部資源循環署-產品數位履歷規劃與模式建立專案工作計畫

產品數位護照的第一試行項目:電池

電池法規於去(2023)年8/17通過,較今(2024)年通過的ESPR為早,電池法規第九章77-78條規範電動車電池、LMT(Light means of transport)電池與2 kwh以上的工業電池,都必須具備產品數位護照,並詳列其應公布的資訊細節於該法案的附件13,而電池護照也需要如ESPR所規定的產品數位護照一樣,在資訊交換上有一致的標準(第78條)。

透過電池數位護照,未來較容易評估電池使用的的狀態、剩餘價值,以及是否有機會做其他儲能應用,或是考量與選擇這些電池的回收再利用(第八章)的最適途徑。此外,歐盟透過此法規推動電池電極材料的回收與再利用(第二章第八條),以及透過容量衰減、功率衰減跟能源效率分析電池耐久度(第10條與附錄四)。

電池作為電動車等電子產品的核心元件,其回收與再利用對環境永續至關重要。歐盟電池法規要求電池製造商必須提供電池護照,詳細揭露電池的材料成分、碳足跡、回收利用率等資訊。電池護照的引入,不僅有助於消費者選擇更環保的電池產品,也能促使電池產業朝向更循環的模式發展,例如:

  • 材料成分: 詳細列出電池所使用的材料,有助於回收時進行精準的分選。
  • 碳足跡: 計算電池從生產到報廢的整個生命週期中的碳排放量,讓消費者了解電池的環境成本。電池的碳足跡,計算方式為電池預期使用壽命內每千瓦時總能量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當量公斤數。
  • 回收利用率: 揭露電池中可回收材料的比例,以及回收的困難度。
  • 供應鏈資訊: 提供電池原材料的來源地和生產過程,確保供應鏈的透明度。

這些項目也可透過綠色公共採購(ESPR第65條),透過政府採購去加速這些電池生態設計進程,其揭露項目,筆者翻譯整理如表2所示。

表2 附錄13所提需公布資訊

資料來源:環境部資源循環署-產品數位履歷規劃與模式建立專案工作計畫

產品數位護照的第二試行項目:紡織品

紡織品較大的議題,在於如何逆轉快時尚,以及避免銷毀未售出的產品,在ESPR的第六章,23條到25條,即為有關銷毀未售出消費產品的規定,在ESPR也規定每三年,歐盟執委會要在網站上公布未售出消費產品銷毀的綜合資訊(第26條),筆者由此推測,未來紡織品的產品數位護照,有可能需要以個別物件的方式做登載,而不是以產品型號登錄而已,但最終仍是要以歐盟綜合廠商成本考量以及管理效率下的決策作為考量,受到規範的消費產品登載於ESPR的附錄七,翻譯如表3所示。

表3  需具備紡織品產品數位護照的相關品項

資料來源:環境部資源循環署-產品數位履歷規劃與模式建立專案工作計畫

根據歐洲議會2024年6月所出版的「Digital product passport for the textile sector」,紡織品的產品數位護照時程如下:

第一階段:在到2027年的短期內,部署一個「簡化與最小化的紡織品DPP」。這個「簡化與最小化的DPP」主要基於強制性資訊的傳播,並輔以有助於生命周期分析的額外資訊。

第二階段:在到2030年的中期,部署一個「進階的紡織品DPP」。這個「進階的DPP」可以逐步擴展至其他利害相關者,並在生命週期內收集更多資訊,基於第一階段的發現和實驗結果進行延伸。

第三階段:在到2033年的長期,部署一個「全循環的紡織品DPP」。在這個最後階段,可以全面推動「全循環的DPP」,以促進紡織業的循環性。

報告中有關紡織品DPP的政策選項的主要目標包括以下5點:

  1. 增強整個價值鏈的透明度;
  2. 精簡和減少原材料的消耗;
  3. 提升耐用產品的創造;
  4. 最小化廢棄物的產生;
  5. 推動基於品質的產品差異化,從而促進與快時尚業者的競爭。

對我國的影響

我國輸歐之電池與紡織等產業供應鏈廠商,在數位轉型過程中應順帶考量產品數位護照要求項目,將紙本文件逐步數位化進行管理。而政府也須考量是否輔導國內資訊服務業者,開始提供產品數位護照服務,但建議可先由產業公協會搭配資訊服務業者開始,以便符合歐盟對產品數位護照資訊長期儲存之需求。

另外,歐盟於今(2024)年五月也通過了關鍵原物料法案(Critical Raw Material Act),在電池法規訂定之應揭露的關鍵原物料,廠商要開始注意其產地,不能違反歐盟對單一原料進口仰賴單一國家65%的規定。我國環境部資源循環署於2023年起,逐漸建立我國產品數位護照的雛形管理系統,應有助於廠商測試自身輸歐的能力,且對於未來由歐洲回台維修或回收為再生料的電池或紡織品項,能夠保持資訊不斷鏈,可在再生料國際管理資訊上獲得效益。另外,我國也可以考慮如何利用歐盟新制,也同時提升我國的資源循環管理品質。

prev next
會員留言 請先登入
社團法人台灣循環經濟與創新轉型協會
02-23688500
service@ceita.org.tw
CEITA
02-23688500
Room 402, No. 71, Zhoushan Road, Daan District, Taipei , Taiwan
service@ceita.org.tw
訂閱最新消息

訂閱後,您會收到我們的最新消息

    SUBSCRIBE US

    You will receive the latest news after you 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