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土地碳匯評估程序:以IPCC土地碳儲存分析為視角2025-04-15循環經濟, 循創專欄, 創新技術全球面臨氣候變遷影響,近年來企業面對被課徵高額碳費壓力,對於企業而言,除了積極內部減碳之外,碳減緩與調適的治理是否有更積極解方是大家想進一步深究的課題,其中自願購買碳權抵減已是企業碳中和最後一哩路。國際上認為將閒置污染土地視為驅動循環經濟一種策略,同時也是施行土地碳匯可行路徑之一。read more
營建廢棄物非法棄置是否有其他解方?營建循環的創新契機2025-03-31產業, 循環經濟, 循創專欄2024年聯合報做了標題為「國破山河廢」的專題報導,整理了全台營建廢棄物流竄的狀況,包括土方、混凝土塊、馬桶碎片、石膏板、塑膠浪板、電線等各式營建混合物, 被一車接著一車地傾倒或填入未利用之農地、魚塭和荒郊野地。2025年1月,台南市刑警大隊破獲了一個龐大的環保組織犯罪集團,所棄置的營建混合廢棄物,已經破壞了三百多公頃的土地。對此,環境部今年將提出更精進的對策。read more
【會務訊息】第三屆第二次會員大會 暨 第三次理監事聯席會議 圓滿結束2025-03-20【會務訊息】本協會於 2025年 3 月 5 日在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召開『第三届第二次會員大會暨第三次理監事聯席會議』。會員大會由胡憲倫理事長擔任主席,李芸英秘書長報告協會近期會員與工作人員異動、113年度財務收支與工作執行狀況,以及114年度財務預算與未來工作計畫。read more
無懼城市:以公共公地推動永續發展、氣候行動與循環經濟2025-03-15政策研析, 循環經濟, 循創專欄無懼城市(Fearless Cities)運動於2017年正式啟動,發端於西班牙巴塞隆納,並迅速擴展至全球,成為市政主義(Municipalism)的一大象徵。該運動透過公民參與、地方治理與社會正義,賦予城市社區更多權力,以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資源有限與社會不平等等挑戰。在此過程中,「公共公地(Commons)」概念成為無懼城市推動永續發展的重要工具,強調城市資源應由市民共同管理與共享,而非受市場或政府單方面主導。read more
從價值流圖到生態效率:綠色製造中精實工具的整合應用探索2025-02-28循環經濟, 循創專欄, 方法學面對氣候變遷、環境問題和資源壓力,企業必須實現綠色製造以達永續發展。精實管理工具如精實(Lean)管理、物質流成本會計(Material Flow Cost Accounting,MFCA)、ECRS(消除、合併、重新排列、簡化)、價值流圖(Value Stream Mapping,VSM) 和生態效率(Eco-efficiency)是提升製造業效率和資源利用率的重要方法。這些工具有助於增效、節材、節能、降本和減碳,並推動循環經濟及淨零減碳管理。read more
從廢棄物管理邁向循環經濟新時代:廢棄物與資源之模糊地帶2025-02-15政策研析, 循環經濟在過去30多年前,環境保護的觀念尚未普及,廢棄物的棄置就像是一個黑洞,無序地製造著環境污染問題。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政府推出廢棄物清理法的改革,特別是事業廢棄物的管理、申報和許可等要求。經過30年的發展,相關法制已然進入嚴謹與成熟階段。然而在「廢棄物是錯置的資源」觀念的逐漸演變下,傳統的「廢棄物處理」正在被循環經濟的概念所取代。read more
循創協會理事長的蛇年祝賀與新年期許2025-01-30未來趨勢, 循創專欄我們的「循環經濟與創新轉型協會(CEITA)」,雖是以循環經濟為主要研究及著力點,但我們協會名稱中的另一個重點是創新轉型,也就是引導及協助台灣企業透過永續創新的策略來轉型成永續企業,讓台灣的企業不畏每年各種可能的全球衝擊、風險,成為真正具有永續韌性的企業。我也期許著我們循創協會同仁、所有的企業及個人會員,在這個新的一年,一起培養創新轉型的能力,致力於讓更多的企業邁向循環、創新的轉型之路。read more
聯合國塑膠公約進程與概況2025-01-15政策研析, 循環經濟, 循創專欄2022年3月聯合國環境大會第五屆會議(UNEA-5)決議啟動制定具法律約束力的全球塑膠公約進程,塑膠公約是全球應對塑膠污染問題的一項多邊協議(The international legally binding instrument on plastic pollut...read more
近期對產業資源循環的一些觀察2024-12-31循環經濟, 循創專欄, 方法學產業資源循環度反映產業使用可再利用物料的程度,用以表現產業循環經濟發展狀況。本文利用近期最新的產業關聯表觀察各業的資源循環度,以各業生產過程使用資源回收業的產出當作投入的程度來衡量產業資源循環度。根據本文的分析,產業資源循環使用,主要貢獻來自工業;另外,產業進行資源循環使用,藉由其他產業「間接」體現的資源循環使用遠高於「直接」由自身產業使用的循環資源,代表循環經濟體系的建立需有全產業的宏觀思維,而不單只是著眼於個別產業的資源循環使用。read more